道教神祇-太歲星君
![](https://tenet.twqiang.com/wp-content/uploads/sites/63/2022/02/1170x400-2-300x168.jpg)
佛道殊途不同歸,教主不同,教義不同,絕對無法佛道雙修。祭化太歲,也只有道士才能,那些比丘法師或靈學老師是幫不上忙的。
拜太歲是很多信眾關注的話題,同正月初五請財神一樣,拜太歲也是典型的道教信仰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的民風民俗之一,影響深遠。
道教文化中,拜太歲關乎每個人在這一年裡的福禍榮辱,所以歷史上,一直備受人們推崇。
在當代,由於一些原因,道教太歲信仰及拜太歲科儀法事等在幾乎一代人的時間裡消聲匿跡,只能在民間以一些禁忌的方式暗暗相傳,例如很多地區都有本命年要穿紅色內衣褲的風俗,但卻不知這就是延續本命年犯太歲而變相祈福的一種方式。
回到本文標題,或許正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內道教太歲信仰和拜太歲科儀法事的缺失,導致如今很多信眾對拜太歲產生一些誤解,最大的誤會便是除了在正規道教廟觀外,其他人也能化解太歲。這裡,負責任地和大家說,這著實是天大誤會,拜太歲這事,除了道教道士外,別人還真幫不上忙。
首先,太歲星君為道教神明。
太歲星君亦稱歲神,又名歲星,順星,是不折不扣的道教神靈,明代之後,各太歲星君皆有姓名,多為對家國有功為一方百姓造福的歷史真實人物,依據道教功德成神而被尊奉為太歲神,通常俗稱為某某大將軍,或某某太歲老爺等。
同時,按照我國古代甲子紀年曆法,以天干地支迴圈,六十年為一週,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元辰,其中每年由一位太歲星君輪值,這位輪值太歲星君也就是輪值太歲,1962年、2022年等壬寅年,是壬寅太歲賀諤大將軍值年。
道經記載,輪值太歲星君在當值這一年中,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護佑流年大吉,萬事如意。
除了輪值太歲外,依據每個人的生年,還需禮拜自己的本命太歲,如2022年(壬寅年)生人,本命太歲便是賀諤大將軍。
其次,道教太歲信仰是華夏文化中特有的宗教組成部分。
據專家考證,道教拜太歲起源於我國古代的天體崇拜,古人觀測天象,認為歲星(木星)十二年執行一週天,便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
戰國以後為了計時方便,於是虛設『太歲』為左旋,而與歲星(右旋)執行的實際方向相反,並以每年太歲所在的部分來計年。
大約自秦、漢時起,人們則把太歲所在方位視為凶方,無論是誰都不敢與太歲所在的凶方相對立,如建屋造房,或遷徙、婚嫁等,否則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將可能招致禍殃。
元、明以後,由國家列入祀典,依歲時奉祀,祈禱太歲星君輔國安民,在民間,則有各地道教廟觀為萬民祈禳,恭拜太歲星君。
可見,道教太歲信仰源自我國古代,興起於秦漢,發展壯大於元明,是本土宗教道教諸多神仙信仰中不可缺失的一環。
大道無形,除了太歲神為道教神明、拜太歲為道教特有宗教活動外,只有道教廟觀供奉太歲星君,只有道教有太歲符,只有道教科儀裡有如何禮拜太歲祈求太歲星君賜福的相應儀式…
綜上所述,如果您在新的一年中命犯太歲需要化解,還請來道教廟觀,找道長們幫忙化解太歲。
by-王也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