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照迷思

遺照迷思
親人過世,設了靈堂追思,上頭總要掛張遺照讓前來悼念的親友睹照思情。
當喪事告一段落之後這張照片該如何處理呢?咱就從喪事結束後談起。
 
 
話說已故親人的遺體送達墳地或火化場之後依例會將亡者的牌位(香火)迎回家中,並設置一處簡易靈位安奉,等到對年時再擇吉日進行合爐。
而隨同牌位返回家中的還有亡者的遺照,此時禮儀人員或者誦經的宗教師會非常慎重的提醒家屬:「照片先不要掛,用紙包起來,找個地方放著,等一年之後再掛⋯⋯!」
基本上多數的家屬接獲這個指示肯定照做,沒有任何異議;但是萬一有家屬提問:「為什麼不可以馬上掛呢?」
這時候家屬會得到的答案就有如雲中月色,朦朦朧朧,但是不外乎充滿略帶迷信禁忌的說法。
你說區區一張照片會有那麼大的神力、法力、魔力⋯⋯嗎?
立馬掛上會怎樣?
過了一年再掛上就不會怎樣嗎?
如果沒有照片又會怎樣呢?
 
話說親人死亡對於家人而言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痛,這種痛會痛多久呢?這就必須衡量感情的深淺程度以及死去親人對於這個家庭的重要性而定。
《禮記/三年問》說:「然則何以至期也?曰:至親以期斷。是何也?曰:天地則已易矣,四時則已變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
一年區分為四季,思親之情也如同四季更迭,總有放下的一天,就像大自然的現象一般。
目前習慣說法「照片放一年再掛上」其實是基於情感淡化的過程。
當親人離去後的一年內會有各種節日出現,就如王維詩句: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節慶氛圍籠罩下再看著牆上亡者的照片,難免增添悲傷之情,所以才會建議照片暫時別掛上,眼不見為淨。
然而原本是為了預防喪親家屬見景傷情的權宜做法竟然被誤導訛傳,搞得這張遺照無處容身,彷彿一年內出現的話就會發生什麼事情一樣。
回歸現實世界,現在的手機方便吧?電腦方便吧?平日拍照幾乎是零成本,而把照片存在手機裡頭隨時帶著走,想看就看豈不快哉!
都市建築多數是高樓,房價高坪數低,活人住著已經略嫌不足,把爹娘吊在牆上也顯得突兀,倒不如做成手機桌布,開車等紅綠燈時打開手機看著照片哭兩聲,這才是真正的音容宛在,隨侍在側。
還有一事值得一提,有人習慣將亡者的遺照掛在靈車前方,其實大可不必。
 
試想,子孫坐在豪華的靈車裡頭,咱爹娘成了開路先鋒擋在車前,風吹日曬雨淋,情何以堪!
 
未提供相片說明。
 
 
文章來源:易春秋
 

分享出去: